城建卷——攸州大道
2014-06-10 11:01:1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攸县风物 | 编辑:罗琼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7130

  攸州大道起点为攸县城北上云桥龙形坳,中跨洣水二桥,终点为城南菜花坪五里牌,里程为7.74公里。大道红线宽度60米,路基宽度40米,有效路面24米。全线实现了绿化、净化、美化、亮化的部颁标准。如今的攸州大道,路面平坦、宽敞、洁净,车水马龙,成为贯穿攸县县城、贯穿南北的交通枢纽。大道两边高楼矗立,鳞次栉比,道行树碧绿成荫,绿化带逶迤绵亘,宛如绿色长龙。攸州大道在原联星村与攸衡路交汇,形成东西南北四流奔驰的中心广场。广场上那尊以“扬帆”命名的大型雕塑,造型新颖别致,寓意隽永深刻,预示着奋进中的攸县,宛若一艘巨轮,带着创业者的激情,与时俱进,再创辉煌。

  今天的攸州大道,过去是一片深泥湖田。1992年11月,攸县县委、县政府形成“以交通促流通,以流通促发展”的工作决议,并迅速决定对县内国、省、县、乡村四级公路,开展修路、养路、爱路、护路的“四路”大会战。时任县长陈国平担任指挥长,各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分指挥长。第一阶段是修建乡村公路,第二个阶段是改造106国道。县委、县政府组织全县30个乡镇的群众和县直机关干部职工,共10多万劳力上阵,投入国道106线攸县段62.4公里公路的拓宽改造。总用工150多万个,征地1075亩,拆迁房屋4300多平方米,完成土石方80多万立方米,架设桥梁8座,涵洞200多处,路面由原7米拓宽成15米,成为全国举全民之力拓改国道和106线的第一个县。随着106国道的改造,车流量迅速增加,尤其是县城城区段,车流、人流量猛增,交通常遭阻塞。为缓解城区交通压力,连通洣河两岸,并为新城区、工业园等县城重点工程项目的开发创造条件,1996年3月,县委、县政府作出《关于将106国道攸县城区段改道的决定》(时称106国道攸县绕城线,后称为“攸州大道”)。

  1996年8月,省交通厅、省计委批复项目里程为7.74公里;线路起点为城北上云桥龙形坳,中跨洣水河,终点为城南菜花坪五里牌;一期工程为洣水大桥北段5.045公里;二期工程为洣水大桥和桥南段2.195公里;本项目总投资控制在8000万元以内,除省交通厅投资以外的不足部分由县人民政府自筹解决。县委、县政府立即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,时任县委书记翟笃培任指挥长,各项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。第一期工程,在1996年11月动工,1997年1月基本完成桥北4.61公里长的扩建,控制红线宽度60米,路基宽度40米,有效路面24米。完成征地315亩,拆迁房屋1365平方米。1998年分别报请长沙、广州铁路局批准。在绕城线与湘化机专用铁路交叉处,新建4孔、24米宽、4.5米高的铁路桥地下通道。1999年,新修一条长2100多米、宽7米、高5米的低排渠,架设2座桥涵。2001年,省、县共同投资,全面完成24米宽的混凝土硬化工程。以后县投资陆续配套人行道、非机动车道、红绿灯、人行环岛等设施建设,成为全国106线上最美观、最亮丽的运输线、旅游线、风景线。2001年,县委、县政府将绕城线命名为攸州大道。

  在创建全国卫生县城、省级文明县城的活动中,攸州大道进一步绿化、净化、美化、亮化。攸州大道变成了一道集旅游观光、休闲娱乐、快乐购物于一体的人流物流黄金线。

  ■ 陈安国

责编:罗琼

来源:攸县风物

攸县新闻
成长ABC
攸视频
直播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